股票策略:全球醫療保健產業:長期結構性和週期性的利多
儘管2023年充滿挑戰,但醫療保健產業仍將維持長期成長的趨勢。2023年,全球醫療保健類股的表現落後全球股市;報酬率僅2.3%,而全球股市的報酬率為21.6%。過去一年,由於人工智慧(AI)的成長和運用激增,投資人紛紛湧向大型科技企業,導致醫療保健類股表現落後。肺炎疫情救濟資金減少和勞動成本增加等週期性挑戰因素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儘管如此,醫療保健類股的長期總報酬仍優於全球股市;2009年至2024年(截至4月16日),醫療保健類股上漲440%,顯著高於全球股市的347%。
從通膨和勞動力短缺中恢復。2021年以來,醫療保健產業同時面臨通膨和勞動力短缺的壓力,導致整體產業在2022年和2023年的成長率降至5%以下。值得慶幸的是,成熟經濟體許多醫療保健服務系統進行有意識的轉型和成本控制,其中許多挑戰已經部分獲得解決。例如,行政和醫療保健提供工作流程的技術創新,以及人工智慧的早期採用,都提高生產力。展望未來,麥肯錫預期,從2023年到2027年,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息稅折舊攤提前利潤(EBITDA)的複合年增率為11%。在此復甦的背景下,2024年第2季星展集團選擇性地看好醫療保健產業。
醫療保健支出預期增加。醫療保健支出是成長的關鍵預測因素,自肺炎疫情以來,可用資金不足以跟上多波肺炎疫情、非肺炎相關的積壓以及通膨飆升導致的成本上升。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經通膨調整後,全球醫療保健支出在2022年和2023年均呈現下滑;然而,此趨勢將於2024年扭轉,實際成長率將達1.1%(名目美元成長率為6.1%)。此外,許多國家將在今年進行大選,很可能會看到選舉壓力帶來的額外醫療支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4年5月將發佈的疫情防範和回應協議可能是增加今年醫療保健支出的另一個因素。
人口老化帶動醫療保健支出成長。隨著全球預期壽命的延長,疾病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對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會增加。根據世界銀行估計,截至2020年底,全球65歲以上人口為7.3億,約佔全球人口的9%。預期到2028年,這個數字將成長27%至9.3億。美國是OECD國家中最大的醫療保健支出國(無論是相對還是絕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其老年人口(大於65歲)佔總人口的比例從2015年的15%升至2022年的17.3%。再加上癡呆症和阿茲海默症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發生率很高,美國的醫療保健支出應該只會增加。隨著成熟經濟體(以及中國逐步增加)老年人口的成長,醫療保健產品和服務的相關支出也會增加。
數位化科技和AI將提供新的機會。隨著AI革命的順利進展,AI技術已進入醫療保健領域。運用領域雖然已經很豐富,藥物發現和臨床試驗到健康諮詢和診斷在未來只會成長。預期醫療保健產業用於AI和AI相關支出將超過預算的10%,高於2022年的約5%。儘管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運用受到了越來越嚴格的審查,並且未來可能會實施更嚴格的法規,但預期AI的淨效應將是正面的。
在復甦和長期有利的背景下,以下醫療保健業者將顯著受益:
▪ 針對生活型態疾病的製藥公司
▪ 高科技醫療器材和設備製造商
生活型態疾病的治療將帶動下一波製藥業的成長浪潮。製藥類股佔全球醫療保健類股的權重最大,這樣的趨勢可望持續,因為醫療藥品相關需求仍然強勁。需求持續成長的主要來源是生活型態疾病 – 這些疾病是由個人日常生活習慣引起的。例如,久坐的生活習慣普遍存在於成熟經濟體,可能導致慢性疾病,如第2型糖尿病、肥胖和心臟病。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需求正在迅速成長。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藥物,最初是用於治療第2型糖尿病。這些藥物在2021年被發現是有效的減重藥物後,受到強烈的關注,因為可以幫助患者平均減重15至20%。美國有七成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因此減重藥物市場龐大。根據Frost & Sullivan的預測,從2023年到2030年,全球GLP-1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0%。最近GLP-1藥物也被發現能有效治療心血管和慢性腎臟疾病,進一步擴大了應用範圍。由於目前這些藥物的獲利受到供給的限制,而不是需求的限制,因此仍有可觀的獲利潛力。
市場越來越關注預防保健將支撐醫療設備製造商成長。事實上,醫療設備是現代醫學的支柱,從診斷到治療各種疾病都需要使用醫療設備。正在進行的數位轉型浪潮將進一步強化醫療科技(MedTech)的作用。特別是預防保健的興起將為這個次產業帶來新一波的成長。預防保健指的是採取醫療措施預防疾病,其中包括疾病篩查、識別疾病風險因素和公共衛生教育等過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現,預防保健支出在肺炎疫情期間迅速增加,這反應在預防保健提供者的支出占比上,如公共衛生機構和疾病控制機構。多數國家的醫院和門診護理提供者在2019年至2021年間也顯示出增加的預防保健支出。對於醫療設備製造商而言,這樣的趨勢非常有利;無論是大規模的疫苗接種活動還是疾病篩檢和診斷,都需要完善的醫療設備。
醫療科技的未來在於數位轉型和資訊科技的連接。支持醫療科技成長的另一個趨勢是上述生活型態疾病的興起 – 許多常見的疾病篩檢包括檢查高血壓、糖尿病和膽固醇,需要使用專業醫療設備。這些診斷功能許多現在都被整合到智慧設備當中(例如,智慧手錶用於檢測脈搏不規則,並顯示中風的風險),進而為醫療設備製造商提供了另一個可開拓的市場。此外,隨著人工智慧和醫療物聯網的普及,可能看到對更高附加價值醫療設備(例如提供即時數據,並整合醫療服務系統)的需求增加,這將進一步擴大醫療科技術企業的利潤。這些強勁的成長前景以及複雜的臨床試驗和監管要求形成的高進入壁壘,令醫療設備製造商在長期的未來能夠受惠。
醫療保健相關投資。醫療保健類股可望受惠於長期結構性趨勢的支撐;生活型態疾病治療的發展以及醫療科技和設備的興起,醫療保健產業的成長前景良好。此外,醫療保健的多樣性、規模和“防禦性”使得這個產業成為投資組合中應該佈局的部位。投資人應考慮佈局以下醫療保健相關領域,藉以掌握長期成長的潛力:i)特定醫療保健企業;ii)以醫療相關的共同基金和ETF。
欲查詢更多的產品相關訊息,歡迎親臨本行各分行或致電客服 02-6612 9889。
本資訊是由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公司註冊號: 196800306E)(以下簡稱“星展銀行”)發佈僅供參考。其所依據的資訊或意見搜集自據信可靠之來源,但未經星展銀行、其關係企業、關聯公司及聯屬公司(統稱“星展集團”獨立核實,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針對本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或者正確性不作任何聲明或保證(含明示或暗示)。本資訊所含的意見和預期內容可能隨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本資訊的發佈和散佈不構成也不意味著星展集團對資訊中出現的任何個人、實體、服務或產品表示任何形式的認可。以往的任何業績、推斷、預測或結果模擬並不必然代表任何投資或證券的未來或可能實現的業績。外匯交易蘊含風險。您應該瞭解外匯匯率的波動可能會給您帶來損失。必要或適當時,您應該徵求自己的獨立的財務、稅務或法律顧問的意見或進行此類獨立調查。
本資訊的發佈不是也不構成任何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的一部分;在以下情況下,本資訊亦非邀請公眾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也不允許向公眾提出認購或達成任何交易之要約,也不應被如此看待:例如在所在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未經授權;向目標物件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不合法;進行此類要約、推薦、邀請或招攬係違反法律法規;或在此類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星展集團需要滿足任何註冊規定。本資訊、資訊中描述或出現的服務或產品不專門用於或專門針對任何特定司法轄區的公眾。
本資訊是星展銀行的財產,受適用的相關智慧財產權法保護。本資訊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包括電子、印刷或者現在已知或以後開發的其他媒介)進行複製、傳輸、出售、散佈、出版、廣播、傳閱、修改、傳播或商業開發。
星展集團及其相關的董事、管理人員和/或員工可能對所提及證券擁有部位或其他利益,也可能進行交易,且可能向其中所提及的任何個人或實體提供或尋求提供經紀、投資銀行和其他銀行或金融服務。
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星展集團不對因任何依賴和/或使用本資訊(包括任何錯誤、遺漏或錯誤陳述、疏忽或其他問題)或進一步溝通產生的任何種類的任何損失或損害(包括直接、特殊、間接、後果性、附帶或利潤損失)承擔責任,即使星展集團已被告知存在損失可能性也是如此。
若散佈或使用本資訊違反任何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的法律或法規,則本資訊不得為任何人或實體在該司法轄區或國家/地區散佈或使用。本資訊由 (a) 星展銀行集團公司在新加坡;(b)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c)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國香港[DBS CY1] ;(d)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e) PT DBS Indonesia 在印尼;以及 (f) DBS Bank Ltd, Mumbai Branch 在印度散佈。